溪坂村位于長橋鎮(zhèn)西北部丘陵與河濱沖積洲毗連地帶,東鄰省爐村,東北隔南溪與龍海東泗鄉(xiāng)溪坂村(下溪坂)相望,西隔南溪與龍海程溪鎮(zhèn)官園村相望,南與長橋農場山邊作業(yè)區(qū)及長橋鎮(zhèn)的友愛、東升等村為鄰。國道324線從村境的山邊、馬口通過。
政區(qū)沿革
官潯鎮(zhèn)的溪坂村和龍海東泗鄉(xiāng)的溪坂村靠近,群眾為便于區(qū)分,稱官潯溪坂為頂溪坂,稱龍海溪坂為下溪坂。溪坂民國23年設溪坂保,屬橫口聯(lián)保,民國29年改屬由橫口、長橋二聯(lián)保合并而成的長橫鄉(xiāng)(民國33年改名長橋鄉(xiāng))。新中國初期,溪坂屬第三區(qū)(官潯區(qū))溪西鄉(xiāng),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溪坂大隊,1984年9月改為溪坂村,1986年5月歸屬官潯鄉(xiāng)(今官潯鎮(zhèn))。溪坂村轄頂埔、山邊、下埕、頂頭、后頭5社(自然村),現(xiàn)共有832戶,3493人,其中,頂埔社135戶,531人;山邊社75戶,345人;下埕社232戶,991人;頂頭社167戶,686人;后頭社223戶,840人。
姓氏源流
溪坂、頂埔2社以翁姓為主。翁姓開基于明代,祖先由三古(今屬長橋鎮(zhèn)東升村)遷來。今三古無翁姓,尚存“翁厝”地名,及翁姓祖祠遺址。三古翁姓據(jù)傳由莆田傳來。溪坂翁姓宗祠在頂埔社。據(jù)傳,溪坂社早先是一片沖積洲,故稱溪坂,翁姓最早從三古遷居頂埔,后開發(fā)溪坂社。
山邊社以王姓為主,從橫口傳來。
經濟狀況及基本設施
全村有耕地1647畝,其中水田947畝,農地700畝,并有大片山地。1967年在南溪馬口橋上方建石陂一座,長250米,配套渠道2200米,灌溉“大洋”水田,結束“遇旱筑沙陂”的歷史。1971年12月建成紅軍山水庫(小二型)(原名五牙山,因為紅軍游擊隊在那里住過,故稱紅軍山),庫容16萬立方米,灌溉山邊一帶水田。2001年由省撥款扶助,從紅軍山水庫敷設管道至馬口,分支管道所到之處,能將水噴灌到果樹末梢。主要農產品有稻谷及荔枝、柑桔、桃、李等水果。1960年,村自建一條自溪坂社至頂埔社連接國道324線的簡易公路。1997年11月建一條水泥路面的村道,寬6米,長300米。1998年建村部綜合大樓一座二層半,面積560平方米。民國時期已有溪坂國民學校(初。夥藕筠k完全小學,一度附設初中。1993年1月建成新校舍,建筑面積1720平方米,有教室18間,配有教師宿舍、食堂等。校園中有體育場地。現(xiàn)設12班級,學生431人,教師18人。1996年由漳州市政府主持,以馬口為中心地段建設“百里花卉走廊”,在馬口建成“閩南花卉大世界”,1999—2002連續(xù)舉辦四屆“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”。帶動溪坂村經濟的發(fā)展,興起了花卉業(yè)和服務行業(yè)。有的在“花卉大世界”做工。1996年由國家農業(yè)綜合開發(fā)辦撥款140萬元,開挖溪坂大洋片排澇溝6000多米,清理小溪河床4600米,加固溪堤5000米。2001年,省水電廳撥300萬元在馬口建節(jié)水灌溉工程。同時,漳州市在馬口建設農業(yè)科技示范園區(qū),首期2600畝已種上各類花果。
古跡與風俗
禪師公廟,所祀“禪師公”神像是小孩形象,據(jù)知,全縣還有南浦鄉(xiāng)大坪村也有這種神像。溪坂全村有9株古榕。
名勝古跡宋甘棠驛遺址,在今馬口漳州市林業(yè)培訓中心,附近有甘棠寨,溪坂大隊曾利用為養(yǎng)豬場。馬口城遺址,清初建造的駐兵小城,已拆除。
林士章鄭夫人墓,在馬口溪邊,縣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古代人物
潘存實,甘棠人,唐元和十三年進士,官戶部侍郎。
新中國人物
翁區(qū) 官潯鎮(zhèn)-
翁國就赤嶺鄉(xiāng)派出所所長
翁德成漳浦六中高級教師
翁清連漳州科學普及部部長
蘇洪一七五醫(yī)院主治醫(yī)師
翁慧建漳浦縣直機關黨工委副書記
趙建道云霄縣農經辦主任
翁永祥漳浦縣宣傳部副部長
何進祥漳浦縣農辦主任
翁耀琪漳州外經局教育科科長
趙志榮美國明尼斯達州大學助理教授
葉宏民海峽電臺編緝記者,主任
翁文榮南昌鐵路、辦公室主任
翁傳勇南京、政策研究外科長
林建新舊鎮(zhèn)、鎮(zhèn)長
蘇志明漳州-所副所長
王雙龍國管院智識產權局主任科員
王洪德南浦鄉(xiāng)副書記
林榮煌官潯副主任醫(yī)師
蘇育仁市教育學院中高教師
蘇英倫漳浦宣傳部副部長
蘇英林市局散裝水泥辦主任
翁惠震華南輪船公司工程師
何志生花組學院博士生
翁和榮漳浦高級農藝師
翁文生福建林業(yè)學院工程師
翁榮忠福建林業(yè)學院工程師
翁大連漳浦三區(qū)副區(qū)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