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頂村位于仙游縣西北部,在九仙溪源頭、秀麗的鳳冠山下,距縣城43公里。東與鳳山村接壤,西與德化縣交界,北連德化縣、鳳山村,南鄰廣橋、前洋村,距鄉(xiāng)政府12.5公里。
【村落與村民】村落面積12多平方公里,全村總人口1218多人,296多戶,轄7個村民小組。
【村風村貌】新農村建設的春風使鳳頂村的面貌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農村經濟迅速發(fā)展了,農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,村風村貌也煥然一新了,新時期的新型農民正向我們走來。鄉(xiāng)風文明、村容整潔,鳳頂村境內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,年平均氣溫15℃—17℃,且青山綠水,森林覆蓋率達87%,瑰麗多彩,奇花異卉遍布其中,自然野趣突出,林海翠綠,清溪漫流,是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的天然博物館。據統計,共有內圓外方的“四角竹”等野生動物1200多種,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(yōu)勢。這里既有國家級文物保護無塵塔、鳳冠塔影唐代九座寺,是南少林、紅花會發(fā)祥地。又有“武夷山”之稱十八股頭景物及形態(tài)各異的石像群。不愧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天然避署、旅游休閑度假勝地。
【歷史人文】九座寺是智廣祖師(807—886)亦謚正覺禪師,俗家姓陳名智廣,于唐咸六年(865)所建,位于鳳山九座山東麓。因九座山山形同鳳凰來儀,寺建在雄鳳頂冠,故名鳳頂。其寺院規(guī)模宏闊而富麗堂皇,縱橫名三,九座相連,合稱鳳頂九座寺。唐咸通十年(869),智廣奉詔進長安參加全國法門寺迎佛骨大典,懿宗皇帝御封鳳頂九座寺為“九座山太平院禪寺”,并欽命智廣為該寺方丈。唐乾寧二年(895)敕賜塔額。宋元六年(1091)哲宗加封智廣祥師“慈應”。宋崇寧中(1102—1106)徽宗再賜僧智廣塔額,敕書“無塵”二字。宋時,端明殿學士蔡襄曾到這里賞景,并手書懿宗賜匾“太平院”三字。宋代,仙游佛教興盛,有“江南佛國”之稱,這跟智廣禪師的功績分不開。智廣祖師且致力于招收徒弟,傳授武功。他把嵩山少林寺所學到的本領全授給弟子,他要求弟子文武雙修,傳授臨濟正宗,鼎盛時達五百余眾。從此鳳頂九座寺成為名聞遐邇的禪武大叢林。以后歷代名師輩出,尤其以少林武術之功夫,對社會影響極大,成為八閩傳授武術的源頭之一。清末監(jiān)察御史江春霖也為該寺撰寫業(yè)產山林和田地碑文,石刻今猶在。此外,還有余象、王邁、林彖、徐師仁等名人題詩。南宋龍圖閣陳宓詩云:想像精藍九疊前,青鞋今潯踏云煙。霜邊澗水多成玉,嶺上人家半是仙。伏蟒千年無動意,老松何日不幽禪。可憐倚馬不民歸,客有底溪未了緣。
【建筑景觀】“無塵塔”,是福建省罕見的晚唐石塔珍品,建于唐咸通六年(865),三層、八角形、空心、石結構。塔上的“無塵”二字是北宋崇寧中勒書。無塵塔高14.22米,直徑6.45米。塔基為蓮花舒瓣和波浪式雕刻。塔柱八根,為瓜棱式造形,雕工祖中有細。塔的各層均有塔檐突出,拱形斗拱支柱。特別是各層下為疊澀,上繞欄桿,其建筑風格均是唐代遺規(guī)。塔內有螺旋形石級盤旋而上。底層設子午南北開門,東南設窗,二、三兩層四面開門。從底層直至塔頂均為空心結構,僅有螺旋式石級以登,俯視塔底,令人心寒。底層塔門,雕有護塔將軍像,二層塔門刻有紹閃丙寅僧家藏衣等字樣。這是省內罕見的唐代古塔中最具特殊的石塔之一,現為國家級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【物產經濟】境內森林資源豐富,盛產毛竹。近年來,大力發(fā)展食用菌、反季節(jié)蔬菜、草山養(yǎng)羊、名優(yōu)水果等特色產業(yè),出產的巴西菇(姬松茸)冠譽海內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