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處梅溪出口和閩江交匯處。民國時期,梅城是個小山城,人口不上千人,僅有雨傘廠2家和鑄鍋、碾米以及僅12千瓦的火電廠各一家,工人100多人。城內(nèi)有6街(中街、十字橫街、十字直街、西門街、浮頭街、半街)、4巷(體泉巷、湖園巷、安民巷、馬房巷),一頂(城頂)、一道(鹽倉道),多系土路,“無風(fēng)三尺土,有雨一街泥!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1956年先后建成南山、桂園和過龍山3個新村,并在全長1320米的西門路兩旁建成住宅。閩清境內(nèi)河流288公里,有橋143座,平均2公里一座橋,梅城鎮(zhèn)在洋桃、天王寺、龍舟墩、賴下、溪口、和渡口等地建有7座公路橋,1976年興建由渡口到梅埔的閩清大橋,長733米,寬16米,僅次于泉州大橋,當(dāng)時,堪稱為福建省第二長公路橋。1982年建成的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,建筑面積2414平方米,日顧客人數(shù)達(dá)8000人次。1984年梅城大橋建成通車,使梅溪兩岸連成一體,城區(qū)建設(shè)用地由1.94平方公里擴(kuò)大到2.76平方公里。
1984~1987年共建有民房22.82萬平方米,其中屬于1949年以前修建的只有4萬平方米,占當(dāng)時民房總面積的17%。1985年建成小商品市場,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。1986年開始興建的臺山居住小區(qū),沿臺山大街先后安排公建和私人住房504戶,建筑面積29.8萬平方米。1986年建成的臺山公園,占地25公頃,建造19座亭、臺、樓、閣。
1989~1990年對危舊成片的西門街進(jìn)行改造,拆除6873平方米,改建成閩清規(guī)模最大的商住合一的興業(yè)大廈,建筑面積13.5萬平方米。危舊房多改建成5層住宅后,戶建筑面積比原來增加2.52倍。至1990年,新建解放大街、南門路、西門路、溪濱路、閩江路和臺山路、梅溪東路、梅溪中路、梅溪西路等10條道路。街道、路巷多已鋪設(shè)水泥和瀝青路面,共鋪設(shè)排水管道15條,總長4600平方米,但管徑偏小(僅60厘米),排水不暢。每遇暴雨,往往溢出街面。
1991~1994年,投資1600萬元,建設(shè)一條長200米、寬24米的榕院大街及沿街建筑群,面積3.2萬平方米。1993年1月,總投資250萬元。一期白石坑水廠工程竣工投產(chǎn),日均供水量不到3000噸。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