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、商、西周,為甌地,為揚(yáng)州之域。
春秋,為越國甌地。
戰(zhàn)國,約在公元前306年(一說為公元前333年),越被楚滅,臨海屬楚,為甌越自治區(qū)域。
秦,全國統(tǒng)一,推行郡縣制,仍為甌越地,屬閩中郡。
漢初,為閩越地;莸廴辏ㄇ192),立搖為東海王,屬東海國(東甌國)地。建元六年(前135)為東越地。元封元年(前110)十月,東越國滅。元封二年,原東越國民內(nèi)遷,其地置回浦鄉(xiāng),屬鄞縣、隸會稽郡。
昭帝始元二年(前85),以東甌地回浦鄉(xiāng)建回浦縣,治回浦(今章安),并為東部都尉治所,屬會稽郡,隸揚(yáng)州。漢章帝章和元年(87)七月,回浦縣改名為章安縣。
三國吳大帝時,析章安地置臨?h,屬會稽郡。會稽王太平二年(257),分會稽郡東部置臨?ぃ犝掳、臨海、始豐、永寧、松陽、羅陽、羅江7縣。隸揚(yáng)州。
晉太康元年(280),析臨海北部置寧?h。
晉太寧元年(323),分臨?つ喜浚纯h置永嘉郡,至此,臨?ぽ犝掳、臨海、寧海、始豐4縣。
隋文帝開皇九年(589),廢臨?。章安、始豐、寧海、樂安均并入臨?h,屬處州。十一年(591)置臨海鎮(zhèn)于大固山,移縣于鎮(zhèn)。十二年處州改稱括州。煬帝大業(yè)初年,處州改稱永嘉郡。
唐武德四年(621)十一月,唐將杜伏威平李子通,原臨?さ刂门_州,治臨海,隋代的臨?h分設(shè)臨海、章安、始豐、寧海、樂安5縣。八年,始豐、樂安、章安(寧海于七年并入章安)并入臨海。太宗貞觀八年(634)復(fù)分臨海地置始豐縣。高宗上元二年(675),分臨海置永寧(今黃巖)。武后永昌元年(689)復(fù)分臨海置寧?h。玄宗天寶元年(742),臺州改稱臨?。至肅宗乾元元年(758),又改臨?榕_州。僖宗光啟三年(887)設(shè)德化軍。
五代,臺州屬吳越國,軍、州、縣名仍舊,縣屬之。
宋屬臺州,隸兩浙東路。
元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7)改臺州為臺州路,置總管府,治臨海,縣屬之。
明太祖時改臺州路為臺州府,治臨海,縣屬之。
清沿襲明制,府治臨海?滴跗吣辏1668)置寧紹臺道,治臨海。至二十四年(1685)道治移寧波。
民國元年,廢府、州、廳制,存道,縣屬會稽道。16年(1927)廢道,縣直屬省。21年6月置臺州為第六行政督察區(qū),駐臨海。9月改為第五行政督察特區(qū)。22年改為第四特區(qū),駐海門。24年改臺州為臨海區(qū),駐臨海。25年再改臺州為第七行政督察區(qū),駐臨海,26年移駐海門,29年,回駐臨海。同年7月,撤南田縣,劃臨海東北部山場、小雄、浬浦、沿江等鄉(xiāng)鎮(zhèn)和寧海一部分置三門縣。30年,督察區(qū)又駐海門。31年,駐臨海。37年5月,再改臺州為第六行政督察區(qū),駐地臨海,縣屬之。
1949年5月29日臨海解放,建立臨海縣人民政府,屬臺州專員公署。1954年6月,臺州專署撤銷,縣屬寧波專署。1957年7月13日,復(fù)置臺州專署,駐臨海。1958年10月4日,臺州專署復(fù)撤,三門縣分別并入臨海、象山兩縣。12月縣屬溫州專署。1961年7月3日,雙港區(qū)劃仙居縣。1962年4月,復(fù)置臺州專署,駐臨海,縣屬之,并分置三門縣。1963年6月14日,雙港區(qū)劃回臨海。1980年7月,前所公社劃歸海門特區(qū)(后改椒江市)。1982年1月,沿海公社劃歸椒江市。1984年12月19日,章安、黃礁、梓林、楊司4個鄉(xiāng)(鎮(zhèn))及大汾鄉(xiāng)的橫田、橫蔣、五四、七年4個行政村劃歸椒江市。1986年3月,撤銷臨?h設(shè)臨海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