壇城鎮(zhèn)屬淮北平原腹地,地勢平坦,西北高而東南略低。年平均氣溫14度,降水量850毫米,無霜期約210天,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(qū)。水系資源充足,有古老的北淝河橫貫境內,南北三條自然河流,人工河七條,總蓄水量達2100萬立方米,境內溝渠縱橫交錯成網(wǎng),有利于農業(yè)生產的發(fā)展。壇城鎮(zhèn)交通便利,老2 0 3省道橫穿南北,縣鄉(xiāng)公路四通八達,公路客運已開通至南京、上海、寧波、溫州等省市。
壇城鎮(zhèn)是著名的農業(yè)大鎮(zhèn),以棉花、小麥、黃豆、紅芋為主,其中棉花是蒙城縣重點棉產區(qū)之一,壇城混湯大白菜馳名省內外。工企業(yè)主要以民營企業(yè)為主,有建材廠、水泥制品廠、輪窯廠、面粉廠、燈泡廠等。
-歷史沿革
壇城是一座古城,有3500余年的歷史。壇城山,上古名景山,后改北冢山。夏朝末,商族從黃河北遷到這里,首領成湯,曾在景山上與東方諸侯會盟,故壇城最早稱景亳,是湯的初都。湯王遷都后,于此地建諸侯國—冢國,此即蒙城稱蒙的由來。北冢故城有三道城墻,稱外城、中城、內城,今中城墻仍高于地平面5米余,周長4公里余,現(xiàn)在內城墻仍有遺跡。西周及春秋初,仍為蒙國。到了戰(zhàn)國時期,壇城歸楚,楚國于此設置蒙縣。西漢中期,把蒙縣改為山桑縣,斷續(xù)達九百余年。到了唐朝,公元742年,唐玄宗把山桑縣改為蒙城縣,并把縣址從壇城遷到今蒙城,沿稱至今。所以,壇城是蒙城的根。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稱“蒙”之地。
楚漢至唐,壇城作為該縣的政治文化中心達一千多年。歷史文化內涵,源遠流長,底蘊豐厚,是蒙城古老文明的搖籃,是中華民族歷史中燦爛的一頁。
“北冢故城”早在1 9 9 6年就被列為蒙城縣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。2O02年9月12日,亳州市政協(xié)在壇城鎮(zhèn)隆重召開“北冢故城文史調研會”,肯定了北冢故城的研究價值。1989年以來,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、考古研究所、省市政協(xié)、省市文物局、文化部門的專家、學者多次來壇城考查,給予“北冢故城”很高的評價。認為是我國商朝的古城址,有挖掘和研究價值。我縣尉遲寺遺址是中國原始第一村,“北冢故城”—壇城,應該是中國商朝第一城。建設蒙城歷史文化名城,開發(fā)蒙城旅游業(yè),壇城必是未來蒙城經濟發(fā)展的亮點。
-古跡文物
壇城古跡有:湯都古城、北冢山、量沙臺、王常墓、飲馬泉、莊子故居、臥龍崗、捻軍領袖魯王任化邦故居、龍山文化遺址等1 2處。有多處古跡都涉及國史,有極重要的研究價值。
近年來,縣委、縣政府對北冢故城、北冢山、重要歷史文物景點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進行保護和維修,特別是“北冢文史研究會”近年來做了大量的歷史研究和文字工作,搜集的珍貴史料,填補了蒙城上古史的空白,更為重要的是,揭開了司馬遷《史記》記載莊子是“蒙人”之蒙的千古之謎,這為論證莊子是蒙城人,提供了有力史證,為下一步開發(fā)“北冢故城”,研究商朝歷史和莊子文化,奠定了基礎。
-經濟建設
多年來,通過實施黃淮海平原開發(fā)等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,全鎮(zhèn)8.2萬畝耕地全部達到溝、渠、路、林、橋、涵等配套要求,先后改造中低產田2萬余畝,治理澇洼地2000畝,有力地促進了農業(yè)豐產豐收,糧食生產連年穩(wěn)定增收。通過實施農業(yè)結構調整,主導產業(yè)規(guī)模迅速壯大,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。